地学论坛—中国地学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7120|回复: 7

[行业资讯] “官科”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上为什么不作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9 11:23
  •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古新世

    发表于 2021-6-7 1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ntongxirui 于 2021-7-4 10:11 编辑

       “官科”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上不作为;这些人只是一味地作外国人的“跟班式”研究,长期地崇洋媚外。
       “民科”抨击“板块运动假说、相对论、进化论”,无疑是在砸一些“洋奴”的饭碗!
       “洋奴”们拥有话语权、财权,排挤有创新能力的院士、研究员;平日里“洋奴”们弄虚作假,自吹自擂,欺下瞒上。这样自然就把“民科”及其支持者衬托到“道德的制高点上”!
        难道陨落地质学的创始人张海亭、石油无机成因的提出者杜乐天、层流构造假说的创作者李德威受的“打击与排挤”还少吗?

    陨落地质学创始人张海亭先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9 11:23
  •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古新世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2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科研工作者一辈子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回避困难,把自己打扮成无所不能的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1-7-4 22:49
  • 签到天数: 826 天

    [LV.10]元古宙

    发表于 2021-6-22 2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替韩春雨、李子丰们站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9 11:23
  •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古新世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1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技术创新是有难度的,科学发现需要人超常的洞察力,也就是超出大多数常人,能够发现某些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9 11:23
  •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古新世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12: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技术创新是有难度的,科学发现需要人超常的洞察力,也就是超出大多数常人,能够发现某些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9 11:23
  •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古新世

     楼主| 发表于 2023-8-3 16: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9 11:23
  •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古新世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2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物理理论基础的逻辑简单性和统一性

    一、经典力学是量子力学的特例:

    经典力学是一种理想状态,是相对于物体的一个小范围的绝对运动或静止的描述,地质学不能局限于经典力学。

    二、小行星撞击是地质变化的动力:

    200多年来,西方人主导的地质学长期处于叙述层面。这样,地质学无知的确定性就导致了现代物理学有知的混乱性。

    三、量子力学的研究范围不能无穷大:

    描述自然界的的理论应该有一个限度,量子力学的任务是研究高温、高压环境下宏观物质的变化或低温环境里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金属氢没有正负之分,所谓的等离子体是人为规定的。

    四、聚核反应与化合反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常温、常压下的物质是金属氢聚合的;磁场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为金属氢,金属氢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核新元素时伴生电磁波——能量。小行星俯冲的过程是聚核反应,不是燃烧。

    五、金属氢与电流的关系:

    金属氢是激发态的物质,电磁波的传播离不开金属氢“磁力矩”的震荡,具有波粒二象性。电流是源源不断的金属氢聚合形成新元素时伴生了连续的电磁波。金属氢在磁场里的运动方向具有随机性,常温、常压下金属氢稍纵即逝,无法实现超导!

    六、所谓的电子轨道是金属氢的磁力矩:

    宇宙中只有电磁力。万有引力、弱作用力是电磁力的不同表现形式;所谓的强作用力是金属氢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时伴生电磁波——能量。原子模型错了,电子不存在。

    七、太阳初级射线:

    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金属氢是磁单极子。太阳是涡流,不会产生聚核反应。太阳初级射线进入地球磁场裂解为金属氢,金属氢聚合形成新元素时伴生电磁波——阳光。常温、常压下的物质是金属氢聚合的;磁场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转化为金属氢,金属氢聚合形成新元素时伴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离不开金属氢“磁力矩”的震荡;阳光的传播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八、量多则变:

    金属氢是电磁波的载体,物质不会转化为能量。热核反应质量守恒,“链式反应”是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的金属氢聚合的新元素反复裂解为金属氢形成了连续的爆炸。

    九、“链式反应”不可控:

    裂变不会产生电磁波。核电站是通过控制裂变速度来实现对聚核反应的控制。金属氢聚合形成的新元素的质量与其释放的能量成正比。光速是金属氢“磁力矩”的震荡;时空是由金属氢的运动状态决定的,空间不会弯曲。数学不是物理学的全部,现代物理学需要建立新的概念和理论,而不是去痴迷于托卡马克与高能粒子对撞机。

    十、物质不会湮灭:

    事实上,暗物质也是金属氢聚合的,反物质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微社区|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地学网论坛   粤ICP备15059770号

    GMT+8, 2023-9-30 18:39 , Processed in 0.1829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